麻棉牛仔布的生產工藝
經紗準備:麻棉麻棉牛仔布的經紗準備包含紗線定撚、絡筒、整經、經紗靛藍染色和上漿、穿經等工序。
(一)、紗線定撚:在麻棉牛仔布生產中,對經緯紗,尤其是用撚度較大的轉杯紗作經緯紗時,要進行給濕與加熱,以安穩其撚度。
1.定撚的機理
2.定撚的目的與要求
目的:是為了整經、染漿工序的順利進行和減少織造時的脫緯、緯縮及起圈等現象,進步織物質量。
要求:增加張力、給濕、加熱等方法安穩紗線撚度,合理回潮率8%~9%
(二)、絡筒
1.麻棉牛仔布用紗絡筒的含義
(1 )改動卷裝方式
(2 )鏟除紗疵在絡筒中去除原紗上的有害疵點
(3 )改進紗線張力
(4 )減少筒腳紗
2.絡筒機應具有的功用
(1 ) 具有出色的撚接功用
所謂撚接,就是將斷頭後的紗線兩端,用其它力使之解撚成為散纖維狀,然後將這兩端從頭拎接在一起。
(2 ) 具有出色的紗疵鏟除才能
(3 ) 退繞功用出色
(4 )較好的卷繞密度及硬度
(三)、整經
1.導言
主要目的是為了使紗片或繩束的張力、排列和卷繞三均勻,並將一定數量的筒子紗,以均勻共同的張力按規則的長度,均勻緊密地卷繞於經軸或特製的球軸上,為下道染色和上漿加工做準備。
2.主要是1452A型或GAI2I型分批整經機,這些整經機用於染漿聯合生產線已能滿足質量要求。
麻棉牛仔布的染整生產工藝
麻棉牛仔布的製作工藝比較共同,它是先用靛藍染經紗和上漿,然後再織造的一種產品。
1. 染色與上漿
麻棉牛仔布經紗的靛藍染色有繩狀染色、片紗染色和懸環式染色三種。前兩種和漿紗聯接,後一種染色後進行上漿。
(1 )、繩狀染色
(環錠紗)穿插絡筒-(轉杯紗)整經-繩狀架-靛藍接連繩狀染色-長鏈軸經-漿紗-織造-驗布-後處理-預縮拾掇
(2 )片紗染色和上漿
(環綻紗)穿插絡筒-(轉杯紗)整經-靛藍染色各漿紗-織造-驗布-燒毛-後處理-預縮拾掇
(3 )懸環式染色
此法采用一隻染槽,經紗在這個槽內重複多次循環染色,一貫抵達深度要求停止。染色和上漿的工藝進程為:
經紗進紗-堿煮(或潮濕)-水洗-靛藍染色-透風氧化(靛藍染色)-透風氧化的進程循環進行六次-水洗四次-烘幹-儲紗-上漿-烘幹-上軸
後拾掇
刷毛(單麵或雙麵)-燒毛(單麵或雙麵)-退漿-浸漬拾掇(1道或2道)-拉幅(至要求幅寬)-拉伸(3/1或2/1斜紋安排的麻棉牛仔布做此拾掇,以避免織物曲解)-烘燥(用12~14隻烘筒,回潮率12%~15%)
4、麻棉牛仔布的後拾掇的工序許多,主要有:燒毛、整緯、防縮等工藝
4.1牛仔服裝水洗常識
牛仔服裝後拾掇的工序許多,這是開發牛仔服裝係列品種的重要一環。其間主要有:酵素、石磨、噴沙、貓須、矽油、漂色、套色、雪花洗。
牛仔服裝水洗工藝的分類
1、手擦
2、水洗:普洗、石洗、酵素洗、漂洗、炒雪花、化學洗、碧紋洗
3、貓須:噴沙、砂洗、馬騮洗、立體貓須
4、破壞洗
文章源自 牛仔紗廠 http://www.geniepaydayloans.com